联系我们
参考荣威这几年的设计,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成功的。的确,从我个人的评价来看,荣威近几年的设计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大气、稳定、耐用。对于荣威来说,仅仅做到以上三点似乎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消费者。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奋斗中的年轻的你。荣威能为一个年轻的运动做些什么?让我给你一个感觉。
这不是我第一次谈荣威品牌的设计。自从邵景峰从幕后走到舞台,我感受到了荣威对原创设计的自信,荣威的律动设计也通过市场表现证明了自己。
不落俗套不是坏事,但做出荣威550)这样的设计,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是接受不了的,而这恰恰是邵景峰想提的一个设计核心:与其有一个挑不出任何瑕疵的设计,不如先落地追求极致。随后,以邵景峰为首的设计团队开始探索节奏设计语言。
节奏感设计的引入和以下两种制作模式的诞生,让邵景峰这一个名字家喻户晓。在我看来,邵景峰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在设计领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第一代),“紧凑型车销量之王”就是他的成名之作,能这样定义荣威的设计基调。说实话,我并不惊讶,我也从来就没质疑过他的设计能力。
回想一下,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主角:荣威i5。这款车的目标群体是那些已开始职业生涯并积极奋斗的人,或者你可以说他们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很大的野心和抱负,他们的生活方式与70后和80后截然不同。他们不得不面对婚姻和家庭。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贴上了很多标签。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这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要什么样的车?
大于运动定律,也就是说从设计的角度,让运动大于稳定。但这并非是说它像上面提到的荣威550那样极端,也不是说感性设计要超越理性的约束。相反,因为它要搭载很多年轻人需要的东西,所以要更加百搭,这让它建立在理性设计的基础上,但基于此,它需要与其他荣威汽车不同,让更年轻、更运动的设计更加突出。
正因为如此,这款荣威i5还是能让你第一眼就认出它是荣威,同时也能让你隐约感受到它的青春运动。所谓“老少皆宜”一定是这样的道理。
说完了这款车的设计基调,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它是如何基于家族式设计语言打造出自己的运动特色的。从大方向出发,光看命名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款小型荣威i6),但实际上,这款荣威i5通过外形设计和细节调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格栅的镀铬饰条遵循家族设计语言,因为是横向镀铬,所以没什么好说的。水平格栅线条延伸至大灯的设计也是荣威的设计特色之一。只是这一次,它选择了更接近荣威MARVEL X)的设计,而不是与荣威i6或荣威Ei5)趋同。
聊完车头,我们再来看看车身侧面的一些设计。与同为轿车的荣威i6相比,荣威i5在保留原有车身设计比例的基础上,对腰线设计和一些细节做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整体效果更加立体。
值得一提的是,车身侧面这种穿透性的腰线,其实对整车的冲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倒角形状也不是所有车企的冲压车间都能做到的。所以从冲压工艺来看,无论是前发动机罩还是侧腰线,都对荣威冲压线更高的要求。
最后说说车尾,这次我想先给大家展示一个设计细节:车尾侧面。有没有注意到i5的后侧已经悄然变得更激进了?
是的,总体来说,荣威i5的设计是保留了家族语言,同时借鉴了MARVEL X的一些设计手法和细节,让整车看起来更年轻。而且就像我之前说的,是基于对原有节奏设计语言手法的优化调整,所以乍一看还是保留了荣威之前带来的精致感。所谓运动大于规律,但还是以节奏为基础,理性的设计基调优先。
相比外观,内饰部分没有太多设计点可说。它的很多元素其实都保留了之前荣威家族设计的元素,而功能配置则提升更多。
虽然这是一种主流的设计手法,但相比i6的T型设计,这种环抱式的设计确实增加了一点安全感,驾驶座的环抱式设计也能让驾驶者更加渴望参与驾驶,更加方便。
除了红黑配色内饰,据邵景峰介绍,在量产版中,他们还将实现纯黑色内饰与黑色/米色内饰的搭配方案,满足多种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红色,没关系,你有两个选择。
从荣威i5的设计能够准确的看出荣威家族的设计语言是如何向运动方向倾斜的。这个品牌不会像MG那样追求运动。不过,在原本理性的基调上,我们仍旧是能够正常的看到一辆荣威如何通过分散漫威x的设计细节来表达它所理解的运动年轻色彩,正如它针对的是消费的人一样,激进的设计似乎并不适合承载第一辆车的很多需求,“雨露皆湿”可以稍微“张扬”一下,这应该是现代有为年轻人的最爱。如果想了解更多体验和配置,点击这里:荣威i5实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