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近日,上海张江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创新项目——超声技术研究所的成立。这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传统科研模式向市场化、团队控股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超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周红生,作为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已在科研领域耕耘了28年,选择辞职创业,体现了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坚定决心。
超声技术是一种集成了声波的独特形式,其在医疗、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周红生表示,超声波作为一种能够在水中进行长程传输的信息和能量形式,具备无创、无辐射及小型化等优点,是推动各类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在超声技术研究所的愿景中,团队的控股权、成果所有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的设计,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社会服务。
此次超声技术研究所及相关运营公司的成立,是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调动了地方国资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共同出资。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研发初期的金钱上的压力,还确保了科研团队在技术开发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正如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所说,这种以团队控股为核心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充分的发挥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
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经确立了超声诊疗合一、声学智能探测与感知、超声先进制造三个核心技术平台。目前,研究所已获得超过40项知识产权,并在研发多款新产品,例如“智能声学成像定位诊断仪”和临床研究中的“穿戴式痛风超声治疗仪”。这款治疗仪器利用低能量聚焦超声的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急性止痛,还能有效改善关节部位的肿胀和炎症,展现了超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适用性。
超声技术研究所在与多家大规模的公司的合作中,也陆续签署了近2000万元的意向合同,与宝武集团、华能国际等有名的公司的合作,将推动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和完善。借助浦东“揭榜挂帅”平台,研究所着眼于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展望未来,超声技术研究所希望能够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推动超声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时,这一团队控股模式的成功探索,无疑为国内未来的科研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超声技术研究所的成立,不仅为科技领域注入新的动能,更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随技术的慢慢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声技术将在更广泛的产业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助力中国科技的崛起与繁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